水产病害与免疫研究室(含水生实验动物研究室)开创于建所初期1953年。现有在编职工26人,其中高级职称14人,中级职称12人,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11人,截止2018年1月,共培养博士生8人、硕士生60余人。现有透射电子显微镜、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质谱检测器(液相色谱-三重四级杆质谱联用仪)、数字PCR仪、荧光定量PCR仪、超速离心机、全自动核酸提取工作站、生化自动工作站、全自动微生物鉴定及药敏分析系统、全自动蛋白印迹处理系统、大分子相互作用分析系统、蛋白纯化系统、流式细胞仪、活细胞工作站、细胞代谢分析仪、并联细胞生物反应器工作站等大型仪器设备18台套。针对危害严重的草鱼出血病,20世纪60年代末首创“土法免疫技术”,开创了我国鱼类传染病免疫防治的先河,一直沿用至今;率先研制的草鱼出血病活疫苗,极大提高了疫苗的保护率和保护期,预防效果显著,获得国家一类新兽药证书,并于2011年获得我国首个渔用疫苗生产批文。经过20多年的努力,培育出我国第一个被誉为“水生小白鼠”的标准化水生实验动物—剑尾鱼,其RR-B系通过了全国水产原种和良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开创了我国水生实验动物这一新兴学科。
研究领域:
1.水生动物流行病学调查与风险评估
2.水生动物重要病原和宿主互作机制研究
3.渔用疫苗研制与免疫防控技术研究
4.渔用药物安全使用技术研究
5.水生模式动物及其应用技术研究
6.微生态制剂研制与生态防控技术研究
7.水生动物疫病区域化防控技术研究
获省部级科技奖励的科技成果:
1.“草鱼出血病防治技术”,1993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第五完成单位)。
2.“虹彩病毒基因组、分类、流行及控制技术”,2006年教育部提名国家科学技术奖一等奖(第二单位)。
3.“草鱼组织苗免疫(土法免疫)技术的研究”,1983年度农牧渔业部技术改进二等奖。
4.“草鱼细菌性烂鳃病病原的研究”,1985年度农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
5.“草鱼苗饼形碘泡虫病的研究”,1991年度农业部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6.“草鱼出血病细胞弱毒疫苗工厂化生产技术”,1997年广东省技术进步二等奖。
7.“鳜鱼暴发性传染病及其防治技术研究”,2002年度广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8.“细菌性鱼病快速诊断和检疫技术”,1996年度农业部科技进步三等奖。
9. “加州鲈鱼病害防治研究”,1997年农业部科技进步三等奖。
10.“组织苗免疫防治草鱼"三大病"技术推广”,1986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
11.“主要养殖鱼类细菌性暴发病的研究”,1996年度广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12.“贺江等足类寄生虫病防治技术研究”,2013年度广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联系方式:
研究室主任:王庆 博士/研究员
电 话:020-81617592,86538302
传 真: 020-81616162
E-mail:ybs@prfri.ac.cn
邮 编: 510380
地 址:广州市荔湾区兴渔路1号珠江水产研究所科技楼
研究团队:
实验室:
版权所有: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
承办单位: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
备案号:粤ICP备18024991号 粤公网安备44010302000148
网站保留所有权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 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