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昆慈│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研究员,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水产种质资源与遗传育种的研究工作,为国家特色淡水鱼产业体系鳢种质资源与遗传改良岗位岗位科学家,先后主持和参与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等科研项目30余项。
陈昆慈是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以下简称“珠江所”)水产种质资源与遗传育种学科学术带头人,国家特色淡水鱼体系鳢种质资源与遗传改良岗位科学家。现实中的他皮肤黝黑、身材精瘦,是被水产养殖户朋友称为“比农民更像农民”的人。在他35年的水产科研生涯里,一直没有停止过与生产行业的交流,在帮助渔农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他本人也在不断积累和更新自己的技术。
在陈昆慈看来,水产是务实的学科,真正好的品种、好的养殖方法不愁不被认可,来自行业人的赞誉才是最大的赞誉。相比于学术上的成就,他更认可的是“要瞄准应用,文章少写点也没关系”。秉乘这种务实的精神,陈昆慈在职业生涯里完成了多项科研成果的转化推广,带领团队培育出来的乌斑杂交鳢、全雄鳢在市场上都有很好的表现。
1985年,陈昆慈从武汉大学生物学专业毕业进入珠江所,开始从事经济品种的育种工作。“一开始是茫然无措的,不知道要做些什么。”但是,善于动手的陈昆慈从实验室最基础的活儿干起,从给鱼打针催产做起,慢慢融会贯通,逐渐掌握了一定的生产技能。
陈昆慈回忆道:“当时的珠江所进出十分不方便,在几公里外的白鹤洞才有公交车,周边都是鱼塘和农田。”这对当时还是年轻小伙的他来说,日子久了难免就有点儿无聊。“无聊”的年轻人选择去帮助周边的渔农解决问题,帮助他们给胡子鲶、加州鲈等品种做繁殖,开启了他与行业的紧密联系之路。
“在上世纪80年代的时候,养殖户基本都是散户,90年代才出现公司,大家单打独斗。大家当时接收到的讯息有限,没有太多获取知识的途径,我自己也有很多不懂的,但是很多人过来寻求帮助,我也在慢慢摸索积累。”上世纪90年代中期,水产养殖病害出现的频率增多,治病需要人们对养殖动物的生物学特性有所了解,虽然本职工作是育种,陈昆慈还是不遗余力地用自己的知识帮助当地渔农,一开始只是简单的镜检去分辨是否有寄生虫,后来就慢慢开始接触到细菌病、病毒病,并开始积累素材,定期总结分析。
“渔农们也很淳朴,治好了他们就表示感谢,治不好也不埋怨。当时通讯不发达,我经常追着打电话给他们,询问治病效果,以此验证自己的方法是否可行。”一直说自己给鱼治病只是“业余水平”的陈昆慈,因为长期的实践积累,成了渔农口中的专家。
“要跟他们打交道,必须不摆架子。你看我现在黑黑的,他们都评价我‘比农民还农民’。我年轻的时候,着急干活了,经常是不穿水裤,直接往塘里跳。”陈昆慈笑言,一份事业,仅仅当成一份职业还不够,还必须要有点热爱,有热爱才能让人不断地投入研究,当投入研究并获得行业人认可之后,又能获得更多的动力。在治鱼病这些年,陈昆慈接触过很多的渔农,并与他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在90年代末,顺德一位养殖户斥资几百万元养殖鳗鱼,一天突然开始死鱼,原因不明,数量从几尾、逐渐增加到几十尾到几百尾,他急得都病倒了。我当时从福建出差回来,刚下飞机就赶到他的养殖场,指导用药,几天后情况好转了。他到现在,还一直记着我的帮助。”
“还有一位珠海的养殖户,几十口鱼池养的鲟鱼爆发了疾病,眼看就要损失上千万。他看见我的时候,手都是抖的。我们赶过去已经是晚上八点,饭也来不及吃,就先去看鱼塘。处理完了之后,他一晚没睡,在塘边守着,一直到天亮,才来敲我的房门告知我情况。”
在帮助渔农的过程中, 陈昆慈意识到,我国的养殖品种多样,各地环境大不相同, 只研究一个品种或者单一的方法, 是无法解决大部分的养殖问题的, 必须开发新思路。2000年以后,人们的生态意识有所增强。他也随之转向生态养殖研究。
陈昆慈说, “ 靠经验太复杂了。”科技工作者应该是能在重复多次的实践中,在千头万绪中找到线索,并分析总结经验,“一两次的成功,偶然性太大了,再加上每个人的理解能力不一样,所以我们一定要做成标准化,这样哪怕是一个不那么熟悉水产的人,都能完成操作。”
通过对一些资料研究,陈昆慈把目光投向了微生物。当时他有几位同学是在做微生物研究并用微生物行尾水处理。陈昆慈就找到了同学,让他们帮忙培养一些微生物,用于自己的叉尾鮰试验鱼塘,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随后,他开展了更多的试验,逐渐形成了一套系统的生态养殖模式。
据介绍,该生态养殖模式以“生态平衡”为核心,在养殖过程中注意补充池塘碳源和关注总碱度、总硬度这些池塘基础数据,并利用微生物进行水质调控。目前,该模式在鳜鱼生产上已经有很明显的效果,运用该模式养殖,大大减少了重大病害的发生,也减少了用药,并使养殖成活率提高到80%以上。
说回自己育种“主业”,陈昆慈用了一个比喻:“昙花一现的新品种就像畅销书,赚一波就过去了;有生命力的新品种就像经典名著,永远也不会过时。”
“在我看来,好的品种是要看市场认可度的。随着养殖的推进,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一个新品种的出现只是解决当前的问题,繁育之路永无止境,科技工作者必须要根据市场需求,以问题为导向,培育有生命力的养殖品种。”
关于科研成果转化推广的问题,陈昆慈表达了自己的看法。他表示,在水产行业,成果能否转化,主要在于它是否“货真价实”,在于它是否能满足行业需求。他直言,相对于在学术上取得造诣,来自行业内的认可更让他自豪,他本人更倾向于瞄准应用,“文章少写点也没关系。”
陈昆慈这么说也这么做了。为解决鳢雌雄个体差异大、只吃冰鲜生物饵料的问题,陈昆慈和团队先是培育出了摄食人工配合饲料及生长速度有所提高的杂交鳢;在北方推广的过程中,他们又发现需要更耐低温和个体均匀的新品种。他们培育的出乌斑杂交鳢,可全程摄食人工饵料,在相同养殖条件下,生长速度比母本乌鳢、父本斑鳢以及杂交鳢分别快37.6%、123.7%和18.1%,养殖6~7个月可达上市规格,且抗寒能力好,适合在我国大部分淡水养殖水体中养殖,推广转化十分成功。
因为鳢雌雄生长具有明显性别二态性, 雄性个体是雌性个体的80%甚至是2倍多,而且很难分辨。为此,陈昆慈和团队历时8年研究, 经选育、杂交和性控技术等过程,在2017年成功获得了雄性率为90%以上的全雄杂交鳢。据悉, 全雄杂交鳢个体生长比雌性快100%~200%,具有生长快、个体大、经济价值高的优点, 相比普通杂交鳢预计每亩可增收3~5万元, 具有重大经济意义。“ 目前我们正与企业合作试验全雄杂交鳢室内工厂化育苗技术, 也在进行种质资源储备, 预计这两年可以实现规模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