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自海洋与渔业杂志 原创 周礼雄 罗茵
“保护生命珠江,建设生态湾区”,10月21日,珠江水生生物资源保护工作研讨会在广州召开。此次研讨会由农业农村部长江流域渔政监督管理办公室、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指导,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珠江流域渔业管理委员会办公室)主办,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分会协办,来自农业农村部、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分会、珠江流域相关省及海南省的渔业渔政主管部门的领导、科研机构专家及企业代表近100人参加了研讨会,探讨珠江流域水生生物资源保护和治理现状。
珠江水系由西江、北江、东江及珠江三角洲诸河等四个水系组成,年径流量3300多亿立方米,仅次于长江,位居全国第二位,拥有独特的生态系统,孕育了丰富的生物资源。据不完全统计,珠江流域有鱼类659种, 浮游藻类40种(属),浮游动物近200种(属),底栖动物268种(属),水生维管动植物129种。流域内分布有中华鲟、中华白海豚、鼋、大鲵、花鳗鲡、大头鲤等国家重点保护动物,南方波鱼、鱅浪白鱼、鸭嘴金线鳃等约200种特有鱼类。
本次研讨会特邀农业农村部长江办二级巡视员黄晓发就长江流域2016年开展至今的禁捕工作进行了全面详细的介绍,报告中指出长江流域的全面禁捕目前取得了突破性成效,在长江流域的很多先试先行举措和工作经验对珠江流域下一步的禁捕工作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但随着经济的发展,珠江流域内频繁的航运及渔业捕捞、众多的水电工程等高强度的人类生产活动对水生生物栖息地造成破坏,生物资源日益衰退。据悉,珠江上游受威胁鱼类种数占总数的20.9%,许多传统经济鱼类从常见种、优势种逐渐演变为稀有种,洄游性鱼类种群数量锐减。中山大学教授李桂峰指出,珠江流域及河口鱼类资源结构与1980年相比发生了结构性的改变:优势种类数减少,外来物种与鲤、鲫等成为优势种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占绝对优势;物种更替的现象明显,一些鱼类栖息的生境变窄,生境的相似性增加,出现“小型鱼类大型化、高龄化,大型鱼类小型化、低龄化”的趋势,以罗非鱼为主的外来物种正在对珠江鱼类群落结构产生影响,其中桂江、郁江、左江、右江的更替率达到30%以上;江段间、江河间的鱼类组成与鱼类资源结构趋同现象加剧,减少种类主要为鲈形目,而杂食性物种占比显著增多;鱼类群落稳定的干扰因素多,特定生境中的鱼类群落结构简单。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研究员李新辉表示,珠江水系的现状是“缺鱼”。他认为,河流渔业资源量的需求,需要依据河流生态系统营养状况、生产力状况来决定;河流生态系统的功能状况需要依据输出水体能量的能力来评价。修复江河鱼类资源、恢复和保障河流生态系统功能,需要环保、水利、交通、渔业及社会各阶层人士的共同努力。另外,鱼类生物量保障需要通过产卵场的功能保障来实现,未来鱼类产卵场管理将成为河流生态系统管理和重要内容。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研究员朱新平报告了中国一级保护动物鼋的保护与研究进展。珠江所研究团队通过对我国鼋的资源调查发现,因为过度捕杀全国仅发现6个点圈养野生鼋约13只鼋驯养个体,野生资源状况濒危。幸运的是在珠江所研究团队的科技攻关下,已首创性地成功突破鼋的人工繁育技术,人工繁育子一代鼋已超800只。近期,农业部举办的鼋野化适应性活动,进一步推动了鼋的保护工作。珠江所由此进行了鼋的资源调查、栖息地管理生境调查、圈养个体的人工繁育和育苗及保种研究等方面的工作,目前在繁殖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生态文明建设做了一系列的重要指示。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步伐加快推进,为破解重点流域水生生物多样性下降的难题,提升整体性、 系统性保护水平提供了有利契机,全社会生物多样性保护意识逐步提高,为重点流域共抓大保护凝聚了社会共识。国际社会通过了全球2020年生物多样性目标,对水生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提出了明确要求,为重点流域保护创造了良好国际环境。目前,珠江流域已建立水生生物、内陆湿地自然保护区64处,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20处。
据介绍,继2015年珠江流域渔业管理委员会办公室挂靠珠江水产研究所以来,珠江水生生物资源保护工作稳步有序推进。2019年9月,为进一步加强珠江流域的渔业资源保护工作,经农业农村部批准同意,在水科院与农业农村部长江办的共同推动下,珠江所增设珠江所成立了珠江流域渔业生态保护研究中心,以配合长江办组织开展珠江流域、福建、海南内陆水域水生生物保护政策、措施,研究和协调开展珠江流域、福建、海南内陆水域等水生生物资源摸底调查、重要栖息地调查和常规监测等工作。本次研讨会由珠渔委办主办,较好地发挥该机构在珠江流域的议事协调职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