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地处长江上游,稻田资源十分丰富,总面积3600多万亩,稻田养鱼历史悠久。四川坚持生态优先、稻渔互促、稳粮增收的发展思路,积极指导各地利用高标准农田、冬囤水田等资源,依托新技术新模式向传统稻田资源要效益,大力发展继承传统稻田养鱼优势并推陈出新的稻渔综合种养产业,为渔业扩面增量、提质增效提供了新动能、开辟了新空间。2018年,四川稻渔综合种养面积及产量均居全国第2位。2019年,预计全省稻渔综合种养面积474.6万亩,同比增长1.31%,水产品产量40.37万吨,同比增长5.28%。全省创建国家级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区6个、省级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区56个。
一、不断强化政策引领。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稻渔综合种养,2014年省政府发出了加快发展现代水产业的通知,要求大力发展稻渔综合种养。2016年省政府召开全省现代水产产业工作会,明确要求稻田资源丰富的地区,要以稳粮增收为重点,大力发展稻渔综合种养殖业,各级政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作为幸福美丽新村建设的重要内容。2017年省政府再次出台了加快发展现代水产产业的意见,强调要积极利用低洼地、下湿田、冬囤水田发展稻渔综合种养;省农业厅庚即制定了加快发展稻渔综合种养的指导意见,并召开全省现场会,动员和部署稻渔综合种养发展工作。2018年,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四川现代农业园区建设考评激励方案》,明确把稻渔综合种养作为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的主导产业之一,纳入了发展规模考核指标范围;省财政对五星级、四星级、三星级园区分别一次性补助2000万元、1500万元、1000万元。这一系列举措出台和落地,为全省加快发展稻渔综合种养产业提供了良好的政策支撑和保障。
二、夯实产业发展规划。把稻渔综合种养作为建设现代渔业的重要内容,纳入全省渔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明确要建设一批“千斤粮万元钱”的稻渔基地。2017年省政府提出,到2020年建设100万亩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基地的目标任务。2019年7月,省政府召开全省现代水产产业现场推进会,提出“严格落实园区稻渔综合种养核心区面积发展规模指标,在川北、川东、川南和川中等水稻主产区,对100万亩示范基地改造升级”;9月,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建设现代农业“10+3”产业体系推进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跨越的意见》,川鱼产业主要布局在60个渔业产业优势明显和宜渔稻田资源丰富的重点县,打造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基地150万亩。围绕落实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农业农村厅牵头拟定了《川鱼产业振兴工作推进方案》,近期将由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审定后实施。《方案》提出,依托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对100万亩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基地改造升级,对50万亩冬(囤)水田进行标准化改造,到2022年稻渔综合种养示范面积达到240万亩。
三、打造稻渔产业集群。根据平原、丘陵、山区等区域稻田资源禀赋的差异,探索不同类型的稻渔综合种养模式,打造各具特色的稻渔综合种养产业集群。一是打造平原稻渔产业集群。以成都、德阳、眉山等为核心,建设了30万亩平原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基地。形成了崇州市“土地股份合作社+农业职业经理人+农业综合服务”三位一体的“农业共营制+稻渔综合种养”模式。邛崃市、广汉市引入四川中伦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采取“公司+合作社+创客”的模式建设稻虾综合种养核心示范基地3万多亩,发展农民创客300余名,有效地增加集体经济组织及农民收入。二是打造川南稻渔产业集群。以内江、资阳、自贡等为核心,建设了30万亩川南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基地。其中,隆昌市以稻渔综合种养为核心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县,采取“农业园区+稻渔综合种养”模式,在南部、北部和西北部建设了四大稻渔现代农业园区,发展稻渔12.6万亩(稻虾6.6万亩),建成千亩以上基地11个、万亩以上3个、省级示范基地5个,实现产值6.6亿元。三是打造川东稻渔产业集群。以绵阳、南充、遂宁等为核心建设了20万亩川东稻渔产业集群。形成了“专业合作社+农户”、“农户+合作社+合作联社+科研院所”等经营模式,如江油市发展稻渔综合种养2万多亩,有专业大户1个、家庭农场28个、专业合作社5个,2019年预计实现产值6200万元。四是打造秦巴山区稻渔产业集群。把稻渔作为产业扶贫和脱贫攻坚的重要抓手,因地制宜在广元、达州等秦巴山区建设了20万亩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基地。如广元市昭化区采取“政府+龙头企业+专合组织+农户”的模式,实现了“亩产九百斤优质稻,二百斤生态鱼”目标,户均年增收5000余元,带动昭化、苍溪、剑阁三县区2143户贫困户7218名贫困人口发展稻渔。
四、促进产业融合发展。一是以园区为抓手,推进“稻”“渔”融合发展。坚持“立足园区育水产,发展水产壮园区”理念,科学规划,统筹布局,推动形成规范化稻渔园区为主的现代农业园区格局,促进“稻”“渔”融合发展。今年四川省以6个县为重点,以稻渔综合种养为主导产业建设省级现代农业园区,每个落实了1000万元先期培育资金。二是依托稻渔综合种养推动三产融合发展。紧密结合“美丽四川·宜居乡村”建设,促进稻渔综合种养与美食餐饮、特色民宿、渔事体验、休闲垂钓和科普教育等旅游业态充分融合,以稻渔综合种养为主题的“中国农民丰收节”、开江县大闸蟹节、中伦小龙虾节等休闲渔业节庆广受群众欢迎。预计全省休闲渔业产值49亿元,同比增长9%。全省各类休闲渔业基地超过1500家,其中全国休闲渔业示范基地20家。三是抓好优质稻渔品牌培育。大力开展优良品种引进、示范、推广,扶持和引导有实力的合作社和龙头企业着力打造优质大米、水产品品牌,把稻渔共生“优质、生态、无农残”理念融合到品牌宣传、包装设计中,结合各类展会和推介会,重点宣传和推介,提高稻渔共生产品知名度和美誉度。
五、落实各项保障政策。稻渔综合种养纳入农业用水、用电、用地等方面优惠政策范围,享受农业领域政策性贷款优惠政策。省级财政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现代农业推进工程、健康养殖示范场创建等项目引导,地方财政给予稻渔综合种养相应配套资金,改善和提升基础设施条件。各级地方财政纷纷采取以奖代补、民办公助等形式,鼓励和支持民间资本发展稻田综合种养。如成都市、内江市等将稻渔综合种养纳入了财政资金补助范围加以支持。据统计,近两年全省各级财政投入4亿元资金发展稻渔综合种养,带动10亿元社会资金投入。交通运输部门落实好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政策,支持现代渔业园区、规模化养殖基地的道路设施建设。水利部门将规模化稻渔综合种养基地排灌设施纳入水利建设统一规划、将沟渠配套等纳入相关项目予以支持。
原文地址链接:http://www.moa.gov.cn/xw/qg/201912/t20191209_633297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