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水产研究所渔业环境保护研究室在珠江口浮游细菌群落季节变化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相关研究论文“Seasonal and inter‐annual variability of bacterioplankton communities in the subtropical Pearl River Estuary, China”已在《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Pollution Research》发表(2020年JCR影响因子4.223;中科院SCI期刊分区环境科学与生态学3区)。该论文得到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蓝色粮仓科技创新”计划(项目编号2018YFD0900802和2018YFD0900904)和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院级基本科研业务费(2017HY-ZD0207)专项资助,第一作者为麦永湛助理研究员,通讯作者为赖子尼研究员。文章链接网址:https://doi.org/10.1007/s11356-021-17449-8。
河口是物质转化与能量流动最活跃的水圈环境之一,具有高度的环境异质性和微生物多样性。研究微生物多样性的形成和维持机制,尤其是浮游细菌的时空变化规律,是微生物生态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也是准确预测生态系统对未来环境变化响应的重要基础。珠江水产研究所渔业环境保护与修复创新团队利用16S rDNA全长扩增子测序技术,对珠江口八大口门(崖门、虎跳门、鸡啼门、磨刀门、横门、洪奇沥、蕉门、虎门)三年(2017-2019)的浮游细菌群落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珠江口浮游细菌群落组成呈现显著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温度、pH和总溶解固体(total dissolved solids,TDS)等环境因子,与浮游细菌群落结构和功能变化显著相关。进一步分析显示,珠江口浮游细菌主要类群如γ-变形菌(Gammaproteobacteria)和α-变形菌(Alphaproteobacteria),其相对丰度随季节温度变化而波动。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RF)机器学习和指示物种分析结果表明,某些类群如微囊藻(Microcytissp.)可能是对温度季节变化敏感的指示物种。该研究成果加深对河口生境微生物群落形成以及与环境互作机制的综合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