豹纹脂身鲶,俗称清道夫,垃圾鱼,属于辐鳍鱼纲(Actinopterygii)鲶形目(Siluriformes)骨甲鲶科(Loricariidae)翼甲鲶属(Pterygoplichthys)鱼类。该鱼原产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主要通过水族贸易逃逸至野外,目前已在15个热带和亚热带国家和地区形成入侵。豹纹脂身鲶最早在20世纪90年代作为观赏鱼引入我国。近年来,我国多地自然河流中陆续发现豹纹脂身鲶,其中已在广东和海南省主要水系建立自然种群(Weiet al. 2017,Aquatic Invasions)。
生长和生活史特征的可塑性是外来鱼类适应新环境的主要策略。珠江所科研人员对广东和海南省主要河流豹纹脂身鲶生长和生活史特性的空间变化格局和驱动因子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发现豹纹脂身鲶的生长和生活史特征呈现明显的空间变化。其中竞争性鱼类的物种丰富度对豹纹脂身鲶的生长、性成熟度和繁殖性状有负面影响,说明本地鱼类与豹纹脂身鲶的竞争可能会降低豹纹脂身鲶的适合度。这些性状与总磷浓度呈正相关,说明由无机营养物质介导的上行效应可能在外来鱼入侵成功中发挥重要作用。总体来说,在不利环境条件下(例如南渡江),豹纹脂身鲶采取的是“保底(bet-hedging)”策略,而在有利环境条件下(例如珠江三角洲和粤西流域),豹纹脂身鲶采取的是“专能(master-of-some)”策略。研究结果表明,豹纹脂身鲶多重生物学特性的可塑性是克服不同河流环境异质性的重要策略。由此可见,在制定外来物种管理措施时,需要根据入侵生态系统特征和外来物种生活史策略来制定管理方案。该研究已在国际入侵水生生物专业期刊《Aquatic Invasions》发表,观赏渔业研究室韦慧博士为该论文第一作者,英国环境渔业与水产养殖科学中心Gordon Copp教授、Louisa Wood博士及波兰罗兹大学Lorenzo Vilizzi博士参与了该研究,该研究获得了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博士启动项目(2017A030310669)的资助。
豹纹脂身鲶年龄和体长关系的空间变化格局
https://www.reabic.net/aquaticinvasions/2022/issue1.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