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农业部关于做好抗旱减灾科技指导服务工作的统一安排,6月7日—13日,我所派出黄樟翰、潘德博、余德光、李凯彬、陈总会五位科技人员分别赴江西、湖南、安徽等省参加渔业抗旱减灾科技指导工作。
自去年冬季以来,江西、湖南、安徽等省大部分地区出现了历史罕见的严重旱情。长时间干旱,给当地农业尤其是渔业生产造成了巨大损失,据初步统计,江西全省渔业受灾面积1370万亩,直接经济损失超20亿元;安徽全省受灾水产养殖面积399万亩,占总水产养殖面积的47%,直接经济损失21.4亿元。
我所科技人员随抗旱减灾指导组分别深入江西、湖南、安徽等省各地湖泊、水库、池塘等渔业主产区实地考察,与当地养殖企业负责人、技术人员、个体渔户等面对面进行交流指导;在听取当地市、县、乡(镇)三级渔业主管部门关于灾情和抗灾复产情况汇报的基础上,又分别有针对性地给予了具体指导意见。主要有:
1、防控、防止可能的水生动物疫病暴发。主要措施:一是增加水产病害疫情监测频率,及时掌握疫情的分布情况。二是组织水产技术人员指导渔民严格按照《水产养殖抗旱实用技术手册》,科学管理,规范用药,防止滥用药品进一步带来不必要的损失。
2、对于已死亡的水产动物,应及时采取无害化处理措施,以防止大规模疾病的发生。
3、改变养殖习惯和养殖结构,安全生产,争取减产不减效益;
4、提高现有水产良种场的生产能力,做好亲本调配和培育,尤其要加强长江水系水产原良种的选育和生产,以保障恢复养殖和增殖放流苗种的供给。
5、为保证水产养殖业的持续发展,应做好两个方面的基础性工作。一是应加强“节水养殖模式”和“渔稻共生养殖生产模式”的研究,以发展能应对干旱气候的养殖生产方式。二是应增加资金投入,加强水产养殖基础设施的建设,以增强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6、尽早开展旱情期间湖泊、水库水生生物资源受灾状况的调查,制定湖泊、水库增殖放流的规划,为资源恢复做好必要的准备。
7、及时启动受灾湖泊、水库水环境监测工作(包括湖底陆生草类被淹没后对水环境影响的监测评估),为下一步制定水生生物资源恢复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8、加大增殖放流规模,促进渔业资源及生态环境的尽快修复。
9、扩大对受灾渔民的救灾补贴,引导专业捕捞渔民转产转业等系列应对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