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7月下旬,珠江水产研究所渔业环境保护研究室科技人员在西江水质监控的常规采样中发现大量有害藻类——微囊藻群体。西江是广东珠江沿线城市直接或间接的重要饮用水来源之一,其相对优良的水质和礁群流体环境,孕育了丰富的水生生物资源。目前,西江干流多个江段被划为重要的渔业资源保护区,成为鱼类生物的重要繁衍、栖息地。该藻类的出现引起了当地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微囊藻属(属下物种)是世界范围内最广泛分布的藻类之一,常见于富营养化的湖泊、水库、库湾以及淡水池塘,严重时在水面大量聚集形成水华,是蓝藻水华最主要的优势种。由于微囊藻生长迅速、繁殖快,并且其次生代谢产物为微囊藻毒素------肝毒素,会造成肝内出血、肝坏死,甚至肝癌等。历史上,该藻曾造成多次严重水体污染事件。1996年,巴西血透析水被藻毒素污染,导致60多人死亡,震惊全世界,也使得微囊藻毒素受到广泛关注;2007年夏季,我国太湖蓝藻水华事件,造成环太湖居民“饮用水危机”;2008年夏季,我国三峡坝前支流香溪河库湾首次大规模爆发蓝藻水华的事件,引起生态环境学家们对大江大河上修建大型水坝的激烈争论;我国滇池常年暴发的蓝藻水华,国家每年都要投放大量人力物力予以治理。
微囊藻胞体内具有伪空胞结构,形成特有的浮力调节机制,在流动性小的静水半静水水体中出现是非常普遍的现象。但是,在大江大河干流尚未有大规模出现的报道。由于西江自广西梧州到珠江口并无水坝,常年水体流速较大,大量出现微囊藻细胞的几率不大。珠江所科技人员推测,本次在肇庆江段采集到大量微囊藻群体主要原因有以下三方面:一是与采样区域的地理环境密切相关,本次采样区域主要位于肇庆阅江大桥附近,该区域是珠江干流最为宽阔的区域之一,水面宽广导致水体流速降低,加上下游由海入江的水体的顶托作用,在该区域形成了一个酷似湖泊的缓流区域;二是与近期的持续高温天气有关,进入7月以来,珠江流域范围内长时间持续高温,但流域整体降雨量不大,上游来水量减少、水体流速减小,泥沙含量降低,为微囊藻的生长提供了十分便利的条件;三是与西江水体环境条件有关,根据多年监测数据表明,西江水体尽管藻类生物量不高,但水体N、P等营养物质,已远远超过富营养化水体标准和藻类生长繁殖所需的营养条件,一旦其它条件适宜,藻类即会大量增殖。
尽管本次西江干流出现大量微囊藻细胞聚集现象,可能是由于多种因素引起的偶然性事件,但是一向被认为水质良好的西江水体,目前呈现水体富营养化态势加剧,有毒有害性水华藻种大量出现的状况,珠江所科技人员及时向有关部门反应相关情况,已经引起高度重视。
附图 西江肇庆段水样显微镜下观测到的微囊藻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