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坚持“四个面向”,围绕水产种业振兴、渔业转型升级,坚持产业导向、问题导向和需求导向,积极推进绿色渔业科技创新,在水产遗传育种、水产健康养殖、水产病害与免疫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新成果和新突破,为推进渔业现代化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经推荐和遴选,从各领域中凝练出6项重要科研进展,予以发布。
1、培育稻渔综合种养专用禾花鲤“乳源1号”新品种
珠江水产研究所鲤和尖塘鳢遗传育种创新团队采用群体选育技术培育出禾花鲤“乳源1号”新品种(GS-01-002-2021)。以该品种为载体、良法为配套,在广东、广西进行示范推广,累计推广面积达3万余亩,亩产提高了50.0%以上,是我国第一个通过全国水产原种和良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适合稻渔综合种养的专用型禾花鲤新品种。
2、培育快长优质翘嘴鳜“广清1号”新品种
珠江水产研究所鳜鲈基因组学与选择技术创新团队采用家系选育技术培育出翘嘴鳜“广清1号”新品种(GS-01-003-2021),具有生长快、成活率高、个体均匀、养殖周期短、抗病力强和养殖效益高等特点,适宜在我国鳜鱼主养区人工可控的水体中养殖。该品种的育成与推广为促进翘嘴鳜产业健康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品种和技术支持。
3、池塘尾水减排技术强力支撑珠三角百万亩池塘升级改造
珠江水产研究所淡水池塘养殖生态环境调控创新团队针对淡水养殖池塘环境问题,持续优化池塘尾水减排技术体系,参与编制《珠三角百万亩池塘升级改造绿色发展三年行动方案》,支撑渔业产业升级和珠三角百万亩池塘升级改造,相关成果获得“十三五”广东省农业科技十大标志性成果。
4、建立罗非鱼链球菌病综合防控关键技术
珠江水产研究所罗非鱼等健康养殖技术创新团队针对罗非鱼链球菌病防控的产业问题,以流行病学调查数据为基础,明确了其主要病原,建立了病原快速检测技术,阐明了其发病规律;并从疫苗创制、抗菌制剂运用、益生菌拮抗及新型养殖模式推广等多角度集成和示范了链球菌病防控关键技术,在理论研究和生产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对罗非鱼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5、创建淡水鱼类细菌性败血症免疫防控技术
珠江水产研究所水产疫苗创制与免疫防控创新团队针对淡水养殖鱼类的细菌性败血症,全面系统开展了病原检测技术、流行病学、致病机理、疫苗创制和免疫防控技术等研究,建立了淡水鱼类细菌性败血症免疫防控技术,相关研究成果获得广东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6、创制鳜传染性脾肾坏死病毒、弹状病毒二联灭活疫苗
珠江水产研究所特色鱼类病毒疫苗创制与疫病区域化控制创新团队突破了鳜传染性脾肾坏死病毒和弹状病毒敏感细胞系构建、病毒高效培养、灭活快速检验、有效抗原含量测定、微载体悬浮培养等疫苗制备与质量控制关键技术,解决了疫苗规模化生产与质量控制技术难点,与硕腾生物制药有限公司签订疫苗注册与授权许可协议,推动了该疫苗的产业化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