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华│
助理研究员,现就职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水产病害与免疫研究室,广东省水产疫苗工程中心办公室主任,广东省农村科技特派员,广东省农村直通车信息员,《珠江水产科学》编辑,主要在水产疫苗浸泡免疫与水产病害区域化生态防控等方面开展工作。
“2003年,我到珠江所工作的第一次出差是到广州龙穴岛,看到一位70岁的塘主,因为其投入70多万元养的金鼓鱼感染了小瓜虫,在塘头上哭。老人晒得很黑,白色浑浊的眼泪从他眼角里流了下来,黑‘人’白‘泪’,那个场景一下子就震撼了我。”这件事对还是个年轻小伙的巩华内心造成了很大的触动,当时帮不了老人家的失落感一直伴随至今,促使那时还自诩是“文艺青年”的他不断去学习和进步,并留在了水产这个“一开始没有多大感觉”的行业。
时至今日,巩华已经成为了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以下简称“珠江所”)水产病害与免疫研究室助理研究员,成为扎根基层的“一线渔医”、农村科技特派员,全身心投入服务行业。
巩华的家乡在山东日照,是一个美丽的沿海城市,但他就读水产专业,一开始并非出于兴趣,而是由于调剂。毕业后,出于学以致用以及广东在水产方面的先天发展优势,巩华选择了来珠江所工作。
“龙穴岛的事情,我首先是感到了震撼,震撼是体现在‘70万元’和‘损失’,因为‘70万元’在当时是很大一笔钱;另外就是巨大的失落感,这种失落感来自于自己掌握的知识太少了,我帮助不了他。”巩华再说起当时的心情,难掩失落。
“事实上,这种失落感一直都存在着。”这种感觉促使巩华像“海绵”一样,不断地去学习和实践,“学好了,才能帮助到更多的人。”
为此,他走遍了国内的淡水养殖区域,从珠江所的周边,到珠三角,到华东、华北,再到新疆喀什,去了解行业现状及水产养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需求,同时为养殖户提供相关技术咨询服务。“忙起来的时候,十天半个月不回家。”数年一线生产实践,让巩华积累了大量的水产动物养殖和疫病防控经验,对他自己来说,实践也使他得到了某种程度的“修炼”,促使自己对书本知识以及科研成果的应用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科技发展日新月异,我国有很多地方的渔农是感受不到的。”近年来,巩华作为农村科技特派员,走进了更多的乡村,这个经历让他知道,有很多地区的渔农十分需要有人对他们进行技术指导。“行业门槛低,很多人可能都没有经过系统的专业培训。而且很多地方也与我们想象的不同,去年我去到了新疆,在那里,我发现原来在我印象中荒凉的北疆,也是可以养殖的,一些地区表面是沙漠,但是向下深挖1.5米就能出水,有很大的开发潜力,他们也很欢迎我们的到来。”
接触行业之后,巩华慢慢觉得,水产养殖也可以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他笑言:“因为我喜欢绘画、文学和诗词,刚开始的时候就会想‘我是要成为文青的’,怎么会来到了这个行业呢!”
有一颗善于感受的心,让巩华在跟渔民交流的时候更加通畅,但过于强烈的共情力也会让年轻时的他极易陷入自我挣扎中。“我当时在照看几条病鱼的时候,就特别替它们难受,操作的时候手都会抖。”当记者问他是如何克服的?他说:“也不能说克服,就是科学研究是理性冰冷的,但科研人的人文关怀是暖的。我后来会想,也许每一个生命体,从生态学的角度来看,都有着自己的生态职责。这条被杀的鱼的牺牲,可能就可以挽救很多的同类。”
“事实上,很多人忽视了水产养殖的生态作用。水产养殖在某种程度上,是在把低价值蛋白的物质转化成了高价值蛋白物质,我们水产养殖就是在进行了物质的优化,就是湿地功能和种养殖的结合。湿地的一个重要作用是调节水分平衡,同时能吸收有毒物质,净化水质,是‘地球之肾’。我们的水产养殖生产同时就具有环保意义。”多年之后,巩华再说水产,已然带着热爱,“现在我感受到水产跟我们的生活是相通的,一个水潭也是一个世界,一条鱼也有自己的一生。”
“渔农们,我经常觉得他们可爱,但有时候又会给你一点‘负面’的情绪,整体上是善良淳朴的。”巩华给记者讲了一个令他印象深刻的渔农:“有一次,一位用着我们模式的养殖户出了问题,让我们去看看。当时是夏天,天气很炎热,我们赶了很久的路,他拿了西瓜给我们吃。我不经意发现,他把跌碎的西瓜捡了起来,留着晚上自己吃,他把好的给我们了,这令我非常地感动。”
“相对其他地区而言,广东这边的渔农显得保守又开放,保守是他们对自己之外的新技术很难认可,开放是你的办法立竿见影,他们就会毫无保留信任你。一方面,这会对科技工作者成果的实用性有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这也会对某些新技术新模式的推广造成一定的困难。”巩华说,“特别是老人家,他们特别直接,认可你的方法,每次看到你,都会热情地喊你吃饭。”
巩华说,无论是水产行业还是水产养殖户,相对而言都算“弱势群体”,科研工作者需要学好知识,力所能及地帮助需要帮助的渔民,一起助力行业发展。“现在我非常高兴看到,这个行业的年轻人越来越多了。”他说,水产行业的进入门槛较低,不同人的理解和感受力不一样,为了更好地推广,他申请了一个视频号“渔医巩老师”,发布一些相关的视频,以更通俗易懂的方式去分享技术。“渔医是自己的职业,老师是别人的称呼,也是一种更大的责任。小视频更直观、更广泛、更高效,可以在互联网上向全国养殖户分享我的经验,传播实用技术和科技资讯。”
巩华表示,“水产养殖本就是实用性的科学,必须要贴近于生产。它不像别的学科,不是理论指导实践,而是实践会反哺理论体系的完善。它需要我们结合生产实践,有时候还不能太超前。”
巩华举例说:“就像口服疫苗,在刚出现的时候就是超前的。”水产行业一开始用的是土法苗,后因为其不稳定,逐渐发展到灭活苗,但灭活苗的保护效果不够,后又逐渐发展成为弱毒活疫苗。他表示,水产产品也必须考虑实际的生产需要,“就拿我们的‘土法苗’来说,它在1969年就出现了,到现在依然还在使用着,因为它在生产中确实是有用的。而口服疫苗,它其实效果很好,但因为成本方面的原因,所以到目前都没得到推广。”巩华还有一个身份,就是珠江所水产疫苗工程中心办公室主任,他指出,就疫苗的发展程度而言,根基过于薄弱,生产上尚不规范,与兽医等较为成熟的行业相比,仍处于比较初级的阶段。疫苗是病害防治的重要途径之一,但不能指望靠着疫苗能解决所有的问题,目前还是要通过生态的手段,进行科学健康管理。
巩华指出,我国水产养殖各个地方的情况差异很大,养殖品种繁多,衍生的病害也多,每种病害都十分的复杂,并不存在一劳永逸的解决办法。“病害防治,在一定程度是把目前养出来的病‘养’回去。”最近,他在大力推广“池塘区域化生态防控系统”,该系统以疫苗和水质调控为核心抓手,结合病害检测、预警、风险评估、投入品管理、增氧机的使用和底泥处理等常规技术,对水产养殖进行生态性的综合防控。
“该技术开始于2010年之后,当时我们正在江西进行水产‘无疫区管理’,后来发现那边的池塘是缺Ca²⁺,而山东那边的池塘就不怎么缺,每个地方的情况不一样,后来就演变成了分区域的生态防控系统,每个区域还分小单元。”巩华表示,根据长期进行的数据显示,该系统有着显著的效果,使整个区域的养殖动物的死亡率降低了20%,用药成本平均下降了170元。“这在七八年前,算是不小的成就,对产业也是一种有意义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