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我国对水产品需求增加,使得全国的水产品生产总量明显提高,养殖面积、养殖密度不断提升。然而,产能的提升打破了水环境的承载力,养殖尾水治理工作迫在眉睫。广东作为水产养殖大省,于2021年召开推进百万亩池塘升级改造现场会,推进水产养殖尾水综合治理,如今已经到了改造计划的尾声。为此,水产前沿采访了中国水产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谢骏研究员,向他了解目前广东该项工作的进度、尾水治理工作遇到的困难以及如何因地制宜选择合适的治理模式。
中国水产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 谢骏 研究员
水产前沿:2021年,广东提出了推进珠三角百万亩养殖池塘升级改造的计划,通过3年时间实现养殖池塘的升级和科学治理养殖尾水。目前广东该项工作的整体进度如何?
谢骏:整体来说是在有效推进。10月24日,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在中山召开学习推广中山市鱼塘尾水治理经验做法,推动渔业绿色生态高质量发展现场会,这场会议后,尾水治理工作来到了新阶段。前期以政府为主导,接下来以多元、开放的形式为主,即除了现阶段提到的14种尾水治理模式以外,只要能够符合标准要求的,不管是自行设计或者找设计公司设计的治理模式,都是允许的,并不是强制一定要在公布的模式中选择。
水产前沿:尾水治理模式有很多种,广东省以什么模式为主?为什么?
谢骏:广东省以三池两坝模式为主,据不完全统计,该模式在广东省占据了七成。当前,三池两坝是在多重约束决定下,最能够体现目前阶段的各方诉求的尾水治理模式,它既能以实物形式满足地方政府和环保部门的监管要求,又能满足各地区尾水治理的基本要求。再者,三池两坝能够根据不同的尾水排放情况进行升级改造,相对其他尾水治理模式,整体造价更加便宜。
水产前沿:目前中山市的尾水治理水面已达7.8万亩,主要是集中在哪些品种?目前治理尾水有无品种先后或难易顺序之分?
谢骏:中山市的养殖品种非常丰富,基本能够代表整个珠三角品种,既有大宗淡水鱼,也有脆肉鲩等特色鱼类和甲鱼等经济动物。在尾水治理过程中,实际上更多的是先考虑能够连片治理的区域,特别是如果这个区域是国家水源保护地,更需要优先治理,然后再去考虑品种的问题。当然,资金也是需要考虑的因素之一。
过去,我们做过鱼类的产排污系数数据收集,即生产一吨鱼会产生多少氮、磷、COD(化学需氧量)等生化指标。我们发现,产排污系数靠前的养殖品种主要与摄入饲料的蛋白质含量有关,如果从产氮量来看,大部分是肉食性动物,杂食性和植物性动物的产氮系数逐步降低。此外,还要考虑养殖密度这一因素,养殖密度越高,排污系数越高。从收集的数据来看,鱼类的产排污系数较高,因为鱼池是深2-3米的立体形状,牛蛙的产排污系数也高,但没有鱼类的单位面积高,因为牛蛙养殖池是平面类的。相对而言,虾类的产排污系数较低。我们曾测算过,中山大宗淡水鱼一亩鱼塘产量容量在3000斤以下,水体能够自净养殖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
水产前沿:尾水治理用地是否在原有的池塘上建设工程,这对全省水产品生产总量是否有影响?
谢骏:这是简单地从场地面积来算总产量,假设全省拿出10%的养殖面积来做尾水治理工程,理论上来看对产量是有一定的影响,但目前还没专业、科学的评估和数据统计,无法定性最终的结果。
其实,通过治理后的尾水更适合养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养殖风险。过去,没有经过处理的养殖尾水直接排放到公共区域内,大家再从这片公共区域抽外源水进行养殖,风险是很大的,这些外源水不仅包含农业用水,可能还有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等。而经过处理的尾水即使再重新抽回去养殖,交叉感染、发病的可能性也会减少,养殖成功率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能抵消面积减少带来的减产。再者,对于一些大型商超的采购者而言,如果该片养殖区有规范的尾水治理工程更受青睐,这就存在一定的溢价空间,需求量增加,养殖空塘率降低和养殖周期就可能会提升,最终产量可能会更高。因此,如果简单地从面积来看,总产量可能是减的,但如果从长期发展、综合平衡下来的局面看,我认为对养殖总产量不会有显著的影响。
水产前沿:今年多个水产品种效益下滑,养殖行业进入微利时代,这对养殖端发展尾水治理有一定障碍,如何解决问题?
谢骏:首先,养殖尾水治理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需求之一;其次,这项工程的目的是保证食品安全、水产品安全和水产养殖的生态安全;最后,随着我国水产品需求量不断扩大,养殖产能扩大的同时,我们已经意识到不能完全依靠水体自净能力去降低污染物浓度。
养殖尾水治理是未来发展的趋势,并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尽管这项工作在推进落实过程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但都会有解决办法的。那么,未来水产行业可能会出现专业性的尾水治理企业,能够帮助养殖户或者养殖企业解决不同的尾水问题,另外一种可能是入行门槛提高,既要懂养殖又要懂尾水治理知识。推进尾水治理工作是为了水产行业能跟上整个社会的需求,行业会有困难,也会有调整,在困难和调整里,可能有部分区域或者部分品种变得更有优势。总的来说,在这样一个大潮流下,总有人勇立潮头,也有人会被潮流所淹没,养殖企业或者养殖者都要在这个新时代里重新做出选择。
水产前沿:不同养殖模式可以怎么去选择尾水治理模式?
谢骏:前面我提到,由政府指引的尾水治理模式有14种,其中在佛山市有7种模式可选,中山市有4种模式可选,这是一个分区域、分阶段的选择方法。如果养殖面积比较大、养殖密度比较高,建议尽量选择三池两坝,因为这种模式可以优化升级;如果养殖面积相对较小,周边没有河涌、溪流等,可以选择用水处理设备进行处理;如果养殖区附近有河涌,但不涉及水利的情况下,可以做成生态沟渠。如果有更创新的模式也是可以选择的,但会对养殖面积和养殖品种作一些要求。